C++ 中的 static 关键字
static 是 c++ 的关键字,顾名思义是表示静态的含义。它在 c++ 中既可以修饰变量也可以修饰函数。那当我们使用 static 时,编译器究竟做了哪些事情呢?
早先被问到 static 关键字,感觉既熟悉又陌生。熟悉是都知道如何去使用它,陌生又来自不知道它究竟对我们程序做了什么。今天就来好好复习下这个关键字,本文的重点也在第三部分。
目录
先看一下示例代码:
test1.cpp
| 1 | 
 | 
test2.cpp
| 1 | 
 | 
1 先说说 extern
extern 关键字用于告诉编译器,在其他的模块中寻找相应的定义
为什么 static 前要先说 extern 呢?因为他们就像相互对立的一对关键字,所以 extern 与 static 一起用时编译器会报错~
1.1 extern 用于修饰变量
以示例代码中的 a_int 变量为例,假设其他的变量和函数不存在
我们先**将 extern 关键字去掉(test1.cpp:2)**,然后执行步骤:    
- 编译g++ -c -o test1.o test1.cpp
- 查看符号nm test1.o
| 1 | 00000000000000d0 S _a_int | 
可以看到 a_int 为一个未初始化的符号。说明符号在 test1.o 中已经被定义了。此时直接编译(g++ -o test1 test1.cpp)是不会报错的。
然后我们再**将 extern 关键字加上(test1.cpp:2)**,并重复上面步骤观察符号nm test1.o
会发现 test1.o 中没有该符号的定义。并且再编译会报错:
| 1 | Undefined symbols for architecture x86_64: | 
很明显,链接器没有找到 a_int 的定义。此时只需要将 test2.o 加入再编译(g++ -o test test1.cpp test2.cpp)就可以啦注:此时如果去掉 main 函数中对 a_int 变量的引用,也可以编译通过,毕竟 a_int 在程序中实际没有用到
1.2 extern 用于修饰函数
以示例代码中的 func2() 函数为例
因为在 main 函数中调用了 func2(),所以需要在 main 之前进行函数声明。  但此时的函数声明无论加不加 extern 其实并无多少区别  
1.3 extern 用于指定编译类型
因为 C++ 编译时会进行 name mangling[wiki],导致所看到的函数与实际编译后的符号差距很大。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链接时找不到符号的问题
此时可以使用
| 1 | extern "C" | 
这样在范围内的代码都将按照 C 的格式进行编译
2 再讲讲 static
static 关键字在我看来的作用是
- 能够改变变量的存储方式
- 能够改变变量与函数的访问范围
2.1 static 用于修饰变量
我们都知道当程序经过编译后:
- 函数体内的局部变量会保存在栈中,局部变量随着函数的调用和返回进行构造与析构,并且在函数返回后无法使用。
- 全局变量保存在静态数据区直到程序退出时才会被析构掉。所以在整个程序内全局变量都可以使用(当然要考虑到作用域)。
对于局部变量,当我们在变量前加上 static 时,就是告诉了编译器将该变量放入静态数据区。既函数退出时不会将该变量析构掉,当我们下次再调用改函数依然可以取得内存中的这个变量。
例如 test1.cpp 中,每次调用 func1() 时 a_tmp 变量都不会被销毁,最后输出
| 1 | 0 | 
对于全局变量,加上 static 关键字后该变量只能用于当前的文件。
例如 test1.cpp 中的 c_array,加上 static 后只能在当前源文件使用。
此时如果我们再在 test2.cpp 中定义一个同名的全局静态数组进行编译(g++ -o test test1.cpp test2.cpp)并且输出他们的地址  
| 1 | test1.cpp[c_array]0x10bb5e100 | 
可以看到两个地址是不同的,所以虽说是同名的两个全局变量。但都经过 static 修饰后,他们实际还是两个地址不同相互独立的变量。
那么再试一下,将 test1.cpp 中的
| 1 | static char c_array[10000]; | 
修改为
| 1 | extern char c_array[10000]; | 
然后再编译(g++ -o test test1.cpp test2.cpp)可以看到
| 1 | Undefined symbols for architecture x86_64: | 
这当然是因为 test2.cpp 中的 c_array 还是有 static 进行修饰的,导致我们无法在 test1.cpp 文件中访问到。那就将 static 去掉,看到结果
| 1 | test1.cpp[c_array]0x10b1e2100 | 
它们的地址相同对应的同一块内存,是同一个变量!
2.2 static 用于修饰函数
static 对于函数于变量其实比较类似,它限定了函数只能在当前的模块中使用。
假如我们将 test2.cpp 中的 func2() 函数加上 static 关键字,那么编译(g++ -o test test1.cpp test2.cpp)也会报错找不到符号
| 1 | Undefined symbols for architecture x86_64: | 
3 关于 text、bss 与 data 段
关于数据段、编译、链接方面的知识非常推荐看看
<<程序员的自我修养:链接、装载与库>>
3.1 局部变量的编译
是否曾经好奇函数内的临时变量经过编译会变成什么样子?
假设我们写了如下代码,并编译成名为 test 的可执行文件
| 1 | int main() { | 
那么可以通过 objdump -DS test 观察到 main 函数中有如下片段(有省略)
| 1 | Disassembly of section .text: | 
观察下 0x646c 和 0x726f776f6c6c6568,转化成 ascii 就是100 108 114 111 119 111 108 108 101 104
对应的字符
‘d’ ‘l’ ‘r’ ‘o’ ‘w’ ‘o’ ‘l’ ‘l’ ‘e’ ‘h’,看出来了吧,编译器将 “helloworld” 以立即数的方式写到了 text 段内。
然后通过 readelf -a test会发现并没有 s1 与 s2 的符号。
现在将代码改为这样又会如何?
| 1 | static char s1[11] = "helloworld"; | 
继续通过 objdump -DS test观察发现 main 中发生了改变
| 1 | Disassembly of section .text: | 
通过 readelf -a test可以看到新增了两个地址不同的符号,由此可见 static 确实改变了变量的存储方式
| 1 | Symbol table '.symtab' contains 66 entries: | 
那么如果指向常量呢?稍微改下
| 1 | const char *s1 = "helloworld"; | 
继续通过 objdump 观察到 main 中有这两代码,很明显了 0x400660存储着我们的 “helloworld”的字符串常量
| 1 | 00000000004005b0 <main>: | 
找到这个地址,发现这个地址属于 .rodata 段。这就是我们常说用来保存字面值常量的数据段。
| 1 | Disassembly of section .rodata: | 
观察下十六进制的值,就是我们的 “helloworld” 没错啦。
3.2 全局变量的编译
那么对于全局变量又应该是如何存储的呢?
首先我们知道无论静态还是非静态的变量都应该存储在静态数据区。我们熟悉的静态数据区就有 .bss 和 .data。
.bss 在编译时实际上不占据空间,只有在运行时才会由被分配空间。那么还是来验证下
| 1 | char a_array[10000]; | 
编译一下(g++ -o test test.cpp),然后通过 size 命令观察(size test)
| 1 | text data bss dec hex filename | 
可以看出 a_array 和 b_array 都实际记录在 .bss 段,并且 .data段的大小显然不符合我们定义的数组大小。通过 ll test会发现文件大小不足10000 字节,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申请的这两个数组在编译时并为被分配内存。
那么继续改一下看看
| 1 | char a_array[10000] = "helloworld"; | 
继续使用 size  test看下
| 1 | text data bss dec hex filename | 
data 段和文件都多出了 10000 多字节!!!
这就是因为 a_array 进行了初始化,所以编译器为其分配了内存。同理如果 b_array 也进行了初始化,那么大小还会增加。
tips:
如果进行了初始化,但是内存中还是 0 值的话,编译器依旧不会为其分配内存的,例如int a_array[10000] = {0};
对于能指出文中的错误不胜感激! :D